9月空气质量波动“主谋”是臭氧
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9月不少地区出现空气质量反弹的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回应,此次污染天数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全国臭氧浓度同比上升。但以轻度污染为主,总体处于可防可控状态。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今年9月和1至9月全国空气质量。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5%,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1-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6%,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刘友宾表示,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受到比常年同期偏高气温的影响,全国臭氧浓度同比上升。
他介绍,2019年9月,全国平均气温17.7摄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1摄氏度,其中北京、天津、吉林等省市的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或次高水平。受高温、较强光照影响,日间臭氧浓度明显上升,导致优良天数比例下降。初步分析显示,2019年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首要污染物为臭氧(8小时)的天数约占污染天的95%以上、23个重污染天的40%左右,说明日均空气质量主要取决于臭氧浓度。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O3浓度为1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3.6%,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刘友宾同时表示,虽然数据显示我国臭氧污染有所上升,但以轻度污染为主,总体处于可控状态。从2015年起,全国337个城市1436个点位均开展臭氧监测。我国标准规定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为160微克/立方米,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当。
除了臭氧浓度上升,降水偏少和气象条件不利也导致了9月份颗粒物浓度的上升。2019年9月,京津冀地区大气静稳指数同比升高约50%,其中北京市静稳指数同比升高约40%,大气扩散能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在2019年9月下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持续一周以上的静稳、高湿和逆温天气,导致污染物的持续累积和转化。
刘友宾表示,针对上述情况,环境部下一步将推动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以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为重点的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积极推进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
“秋冬季已来临,气温下降,臭氧污染水平下降。特别是进入采暖季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将进一步增加,气象条件转差,PM2.5成为决定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对重点行业采取差异化分级管控等措施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尽量抵消采暖排放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影响。
- 经验:“蓝莓产业扶贫”发2019-12-13
- 何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2019-12-13
- 祝贺:我国五种主要粮食产2019-12-13
- A级景区说之北京颐和园2019-12-13
- 祝贺:我国土壤科学大数据2019-12-13
- 重视环保 司太立重要子公2019-12-13
- 祝贺:我国实现建制村直接2019-12-13
- 生态产业服务模式,实现生2019-12-13
- 环保一刀切 7家企业联名2019-12-13
- 经验:“蓝莓产业扶贫”发2019-12-13
- 何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2019-12-13
- 祝贺:我国五种主要粮食产2019-12-13
- A级景区说之北京颐和园2019-12-13
- 祝贺:我国土壤科学大数据2019-12-13
- 重视环保 司太立重要子公2019-12-13
- 祝贺:我国实现建制村直接2019-12-13
- 生态产业服务模式,实现生2019-12-13
- 环保一刀切 7家企业联名2019-12-13
- 2019:沧海横流 浩荡前行2019-12-11
- 中欧核安全合作项目二期总2019-12-10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2019-12-06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从都2019-12-04
- 李克强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2019-12-02
- 相关水域打击电鱼专项执法2019-11-30
- 习近平同苏里南总统鲍特瑟2019-11-29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2019-11-27
- 十一长假结束,国内旅游再2019-11-26